【母婴保健】花2.4万住月子会所宝宝意外身亡
2015-06-08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4月21日,武汉佘先生的儿子颀颀出生,为了让妻儿得到更好的照顾,佘先生花了2.4万元,将母子送到月子会所。5月7日晚,会所护理人员将颀颀抱走20分钟后,孩子突然没了呼吸。入院抢救,次日无效死亡。医院出具的死亡报告上写明颀颀的死亡原因是:呼吸心跳骤停,新生儿心律失常,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肺炎。中南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孩子被送到医院时,呼吸已经不畅,全身皮肤苍白。要弄清确切死因,则需要进一步尸检。

而颀颀在出生时体重6斤多,很健康。在医院,除了做基本的新生儿筛查,家人还额外交费为宝宝做了全身体检,结果显示“未见异常”。母婴宝孕育专家在此提醒准妈妈,挑选月子中心一定要擦亮眼,亲身考察,多问询后再做决定。
由于月子会所在中国尚为一个新兴业态,企业准入门槛、市场监管几乎一片空白。一些不能严格自律的母婴保健机构介入医院和家庭服务监管盲区,其服务质量令人担忧。此外,月子会所的从业人员素质也是参差不齐,一些从业人员并不具备卫生护理和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所谓的“健康咨询师”和“护理师”并没有经过专业的资质训练。
不少体验过月子会所的准妈妈在网上诉苦:月子会所设施很简陋,过道窄,卫生条件也很差。而且护工也都是临时请来的,母婴护理人员一点都不专业。很多月子会所虽然宣传很多,但是真正有资质的倒是不多,高价格并没有带来高质量的服务。
对此,专家指出,对新生儿阶段的照料,其专业要求极高,许多看似平常的细节,却暗藏许多风险。月子餐、开奶、带孩子等知识不是靠几天可以速成的,需要经过严格培训,并经过医院的实习才能完成。
对于像月子会所这样的母婴保健机构,由于其服务的对象是母婴这一特殊人群,其卫生环境、服务质量等都应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国家标准,更应该严于一般场所。而从业人员也应建立起相应的认证资质,接受专业培训,给出规范的资格证书,掌握包括心理健康、形体保健、营养学、疾病预防等在内的更多专业技能。对于一些所谓的速成班、不规范的母婴保健机构,监管部门应严格监管。
以下常见月子会所五大“忽悠”,准爸妈们要注意提防:
1、100%全护士。
不少月子会所都宣称他们雇用100%全护士,但事实上护士资格只要离开医疗机构体系一段时间,证照就失去效力。一般月子会所根本不具备医疗机构资质,鲜少有青年护士会放弃刚到手的证照,到月子会所工作,所以大部分会所只雇用一两个退休护士做招牌,其余还是用月嫂与保姆做一线照护人员,专业素养与诚信问题都值得商榷。
2、24小时一对一看护。
乍听之下,全天候一对一的专人看护很有吸引力,但仔细想想,休息是为了走更长远的路,一个月嫂不眠不休的照顾产妇和婴儿,两三天下来,体力透支不说,脑子都不好使了,怎能让人放心让她用这种状态继续照护妈妈宝宝28天?简直完全违反人情常理。
3、台湾团队。
台湾产后护理产业的权威性在整个华人世界有目共睹,超过七成的台湾产妇都选择在月子会所坐月子,内地月子会所常常也打着台湾团队的旗帜取信于客户,然而事实上台湾产后护理产业人才雇用成本相当高,以至于所谓的“台湾团队”可能只是请了一名台籍干部或主厨,就对外宣称是台式管理,等于花钱买了一个噱头而已。
4、证照齐全。
许多准爸妈们认为自己家里也没有公共卫生执照、消防安全证照、专业婴儿室或是持证护士在岗,所以挑选月子会所时完全不在乎合格证照,只关心折扣力度或是房型大小,孰不知,证照齐备与合格护理人员正是月子会所比起在家坐月子好上数倍的优势所在,当产妇、新生儿与新手父亲最脆弱混乱、最需要适应引导的第一个月,身处于一个完全安全、令人安心的环境,用专业科学的团队去照顾新生儿和新妈妈,这才是月子会所的存在意义。
5、透明操作、科学感控的婴儿室。
如果一间月子会所的婴儿室没有透明对外窗、24小时监控以及婴儿个别隔离或照护室,奉劝准爸妈们再考虑考虑。
如果您想更方便、更快捷、更深入地了解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相关内容,请加母婴宝微信:myb_360
(素材来自网络,如有涉及到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