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适合母乳喂养的妈妈
更新时间:2014-05-19 08:39:18 母婴宝微信(myb_360)
坚持母乳喂养的前提应该是妈妈的身体健康,但如果出现以下情况时,就应该暂时或完全停止母乳喂养了。
如母亲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病症,或体质过于虚弱,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若母亲患有疾病,乳汁成分受到影响,则不适合哺乳。而且有病的母亲需要服药,这会导致某些药物通过体内代谢影响乳汁,新生儿吸食后引起药物反应,从而对生长发育不利。
1、传染性疾病。当妈妈患有结核病、肝炎、重感冒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当妈妈患重感冒时,细菌或病毒可借喂奶的机会由呼吸道传给新生儿。另外,母亲发烧时乳汁浓缩,可能引起新生儿消化不良。
2、代谢疾病。当妈妈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免引起宝宝的甲状腺病变;当妈妈患有糖尿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宜给宝宝喂奶,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停止服用抗糖尿病的药物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3、肾脏疾病。当妈妈患有肾炎、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因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然导致乳汁中蛋白质量的减少。而宝宝吃妈妈的奶又要消耗掉一部分的蛋白质,必然给妈妈的健康带来不利,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利。
4、心脏病。当妈妈患有某些心脏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特别是心功能三级以上者不宜母乳喂养。
5、乳腺炎。在哺乳期间,患乳腺炎的母亲应暂停哺乳,因为乳汁中很可能混入大量的细菌,新生儿食用后可引起细菌感染,重者可造成败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危及生命。
6、其他疾病。当妈妈服用哺乳期禁忌药物,要暂停哺乳。当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等乳腺疾病时,根据医生指导,可暂停母乳喂养。当妈妈在孕期或产后患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应等待病愈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当妈妈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不宜母乳喂养。当妈妈患有艾滋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并于生后1、4、6月给宝宝做艾滋病毒培养或血清HIV-RNA水平测定,以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毒,早发现早治疗。
7、服用避孕药时,也不宜让宝宝吃母乳。
8、妈妈患严重感冒或高热时,也要暂时中止喂奶,等恢复之后再喂。
如母亲患有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精神病、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病症,或体质过于虚弱,都不宜进行母乳喂养。若母亲患有疾病,乳汁成分受到影响,则不适合哺乳。而且有病的母亲需要服药,这会导致某些药物通过体内代谢影响乳汁,新生儿吸食后引起药物反应,从而对生长发育不利。
1、传染性疾病。当妈妈患有结核病、肝炎、重感冒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防传染给宝宝。当妈妈患重感冒时,细菌或病毒可借喂奶的机会由呼吸道传给新生儿。另外,母亲发烧时乳汁浓缩,可能引起新生儿消化不良。
2、代谢疾病。当妈妈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时不宜给宝宝喂奶,以免引起宝宝的甲状腺病变;当妈妈患有糖尿病正在接受药物治疗时不宜给宝宝喂奶,应该等到病情稳定后、停止服用抗糖尿病的药物后可恢复母乳喂养。
3、肾脏疾病。当妈妈患有肾炎、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因为要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必然导致乳汁中蛋白质量的减少。而宝宝吃妈妈的奶又要消耗掉一部分的蛋白质,必然给妈妈的健康带来不利,对宝宝的健康也不利。
4、心脏病。当妈妈患有某些心脏疾病时不宜母乳喂养。特别是心功能三级以上者不宜母乳喂养。
5、乳腺炎。在哺乳期间,患乳腺炎的母亲应暂停哺乳,因为乳汁中很可能混入大量的细菌,新生儿食用后可引起细菌感染,重者可造成败血症。如果治疗不及时还可危及生命。
6、其他疾病。当妈妈服用哺乳期禁忌药物,要暂停哺乳。当妈妈患有严重乳头皲裂等乳腺疾病时,根据医生指导,可暂停母乳喂养。当妈妈在孕期或产后患有严重的并发症时,应等待病愈后再进行母乳喂养。当妈妈患有系统性红斑狼疮时,不宜母乳喂养。当妈妈患有艾滋病时,不宜母乳喂养。并于生后1、4、6月给宝宝做艾滋病毒培养或血清HIV-RNA水平测定,以确诊是否感染艾滋病毒,早发现早治疗。
7、服用避孕药时,也不宜让宝宝吃母乳。
8、妈妈患严重感冒或高热时,也要暂时中止喂奶,等恢复之后再喂。
相关资讯
- 情商培养小故事:小猫头鹰的烦恼
- 【育儿指南】12种绝对不能给孩子吃的食物
- 【育儿宝典】宝宝退烧有绝招,别总往医院跑
- 【幼儿教育】6种教育 最容易毁掉男孩的未来
- 【家庭教育】3~6岁孩子性蕾期出现家长要重视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