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患夜惊症怎么办
更新时间:2014-12-23 13:58:41 母婴宝微信(myb_360)
雷佐夫(1985)对幼儿睡眠问题下的定义为:幼儿每周超过三个夜晚出现夜惊,或者一到睡觉时间便出现抵触性的反抗,以及同时伴随着与成人的冲突和苦闷的情绪。
幼儿的夜惊现象包括:夜晚多次叫醒父母;夜晚醒来持续的时间超过半个小时。睡觉时间抵触性的反抗包括:超过一个小时的时间迟迟不肯入睡;多次呼唤父母回到自己身边;不允许父母离开自己的房间等。
孩子发生夜惊症的原因,迄今尚未有确切的定论。一般认为,发生夜惊可能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有关:
1、神经、大脑发育尚未健全。
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部分,尤其是控制睡眠觉醒的大脑皮质发育的不成熟,对孩子的睡眠都会有一定的影响。这是孩子正常生理发育的自然现象。如果孩子发作夜惊的情形不很明显或偶一为之,父母们则不必过分在意。随着孩子的成长,身体各部分发育的逐渐成熟,症状就会逐渐消失了,这种状况属于一过性的。
2、心理因素占有一定的比例。
我们这里所说的心理因素,包括情绪的焦虑、压抑、紧张不安等等。有些情绪刺激是暂时或临时的,比如白天玩儿得太疯狂、晚上看了恐怖惊险的影片或听了恐怖故事。这个年龄的孩子语言能力和思考能力都有了大幅提高,想象力也变得丰富,因此这些刺激会使他们做各种各样的梦,也就可能导致孩子当晚或这几天夜里出现夜惊。
3、持续的夜惊则可能是由一些病理因素引起的。
如大脑神经营养供应不足、大脑发育有异常、大脑皮层中枢、丘脑、垂体等大脑器官之间的相互调节不好,内分泌等原因造成的肥胖,以及严重的钙缺乏症,都是可能导致夜惊发作的病理性原因。这就需要到医院请医生诊治了。
虽然夜惊的诱因很大程度上是生理发育的因素,但父母们还是能够科学地帮助孩子尽量避免出现夜惊症的。
睡眠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发育,良好的作息习惯和睡眠卫生(包括睡觉时不要开着灯,室内空气流通,睡姿正确,睡前不要吃过多的东西等等),能够促进大脑正常发育并得到充分的休息。
1、帮孩子放宽心。
排除了生理和身体上的因素,父母们就要尽量避免那些可能引发夜惊症的事情发生,从客观上解除孩子心里的压力。同时,以讲故事、做游戏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让他们解除焦虑、放松身心,培养他坚强的意志,开朗的性格。在上床后,家人亲切地陪孩子说说话,或共同听一段轻松的音乐,也往往能让孩子心情愉快地入睡,这是避免夜惊的好方法。
2、增加运动量。
白天适度增加孩子的运动量,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促进脑神经递质的平衡。而且孩子白天的活动多了、累了,晚上也容易睡得深,提高睡眠质量。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