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误服异物的紧急处理
更新时间:2015-02-06 09:48:51 母婴宝微信(myb_360)
孩子误服异物的事情时有发生,孩子误服不同的异物,所采取的急救方式也是不同的,方法如下:
1、误食非化学性坚硬物品。
如果孩子脸色青紫、憋气、呼吸困难,或出现剧烈咳嗽,可能提示物品进入气管。此时妈妈首先要保持镇定,安抚孩子不要哭闹,如果孩子已经懂事,可尽量鼓励孩子咳嗽,以期将异物咳出。如果咳嗽不能排出异物,则需要妈妈立即采取正确的急救方法,帮孩子排出气管异物。
对于2岁以下的婴幼儿,你可以尝试给宝宝拍背和按压胸部,把阻塞物排出来。如果宝宝窒息后不能自己把阻塞物吐出来,而且你认为确实是有东西卡在里面,要小心地把宝宝的脸朝下趴放在你的前臂上,用你的手托住他的头部和颈部,把托宝宝的手臂放在大腿上。托住窒息的宝宝,让他的头部低于身体的其他部位。然后用手掌根部拍击宝宝的背(肩胛骨之间的部位)5次来排出阻塞物,动作要稍微用力和果断。
接下来,将你空出来的那只手(刚刚拍背的那只手)放在宝宝的脑后部,手臂顺势顶着脊柱,小心地把他翻转过来,托住宝宝的头部和颈部。稳住宝宝让他的脸朝上,把你用来托宝宝的前臂放在大腿上,仍要让宝宝的头部低于身体的其他部分。
用两三根手指,将指肚放在宝宝的两个乳头中间略向下的位置,垂直向下按压大约1.3~2.5厘米,然后松开,让胸部回复到正常状态,这就是胸部按压。做5次胸部按压,动作要均衡流畅、均匀,不能急促。连续做5次拍背和5次胸部按压,直到阻塞物被强行排出,或宝宝开始咳嗽。如果咳嗽了,就让他自己把东西咳出来。
不管什么时候,如果宝宝失去知觉,就要给他做心肺复苏术(CPR)。给他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果气体不能进入宝宝身体,没有看到宝宝的胸部有起伏,把他的头部再向后倾斜一些,然后重新做两次人工呼吸。如果宝宝的胸部仍然没有起伏,给他做30次胸外心脏按压。仔细检查他的口腔,如果你看到阻塞物,就把它取出来。再做两次人工呼吸,然后重复胸外心脏按压,如此反复,直到急救人员赶来。
对于2岁以上的孩子,妈妈可从背后抱住孩子,一手握拳,顶住孩子上腹部(心窝处),另一手手掌压在拳头上,双臂用力作向上、向内的紧压,有节奏地一紧一松,直至将异物冲出。
如果孩子没有面色改变,呼吸平稳,不咳嗽,表明物品没有呛入气管,已经进入食道。因为这类物品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一旦进入食道,通常经过2~3天时间就能够随大便排出。如果孩子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带孩子就诊。
2、误食化学性物品。
如果孩子误食的是非腐蚀性的化学物品,妈妈可以第一时间压迫孩子舌根,给孩子催吐。之后可以让孩子喝些牛奶,起到保护胃粘膜的作用。此时一定不要给孩子大量喝水,因为大量喝水反而容易促进化学物品的吸收。进行了以上紧急处理,即使你感觉孩子已经吐出了大部分化学品,但仍建议妈妈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如果孩子误食了强酸性、强碱性化学品,妈妈就不要给孩子催吐了,以免对消化道造成二次损伤,需要立即带孩子去医院。
3、误食药品。
家长应尽快弄清误服的药物,以及误服药物的时间、剂量。不要只顾着急而责骂孩子,以免孩子因害怕而不说实情,导致误诊。还要找出药物的包装,以便在就医时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如果发现得早,孩子暂时没有什么症状,可给小儿少量饮温开水,然后用筷子压小儿的舌后部,促其呕吐,排出部分药物后再送医院。
误服一般性药物,如普通中成药或维生素等,可让孩子多饮凉开水,使药物稀释并及时从尿中排出。
误服毒副作用大、剂量大的药物,如避孕药、安眠药等,应及时送往医院治疗,切忌延误时间。
误服腐蚀性较强的药物,在将患儿送往医院之前或途中,要采取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如误服强碱性药物,应立即服用食醋、柠檬汁、橘汁等酸性液体;误服强酸药物,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碱性液体;误服碘酒等腐蚀性较强的化学品,应饮用米汤、面汤等含淀粉的液体。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