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概述
更新时间:2015-04-19 10:04:25 母婴宝微信(myb_360)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体而受到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恐声、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狂犬病主要是感染了狂犬病毒所致,狂犬病毒含5种主要蛋白,即糖蛋白(G)、核蛋白(N)、聚合酶(L)、磷蛋白(NS)及膜蛋白(M)等。糖蛋白能与乙酰胆碱结合,决定了狂犬病毒的噬神经性,能刺激抗体产生保护性免疫性反应。N蛋白导致的抗体不具中和力,可用检测浆内包涵体有助临床诊断。
狂犬病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典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静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相关资讯
- 【幼儿保健】湖北3岁以下孤独症患者约万人
- 3岁男童因打狂犬病疫苗引起异常反应 留下严重后遗症
- 【疾病预防】如何预防宝宝皮肤过敏
- 【安全知识】男子为护4岁女儿被猴群咬伤
- 【儿童安全】恶狗撕咬小孩事件频发,家长应教孩子学会自救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