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致孩子性早熟的食物
更新时间:2015-08-22 09:51:25 母婴宝微信(myb_360)
1、大量豆制品。7岁的雯雯几天前玩得满头大汗回到家,外婆看到外孙女胸部“胖”了起来,居然有了发育的迹象。晚上,孩子父母下班回到家,外婆忙将心中的疑虑告诉了雯雯的父母。第二天,雯雯的父母带她到省人民医院检查,结果证明孩子确实是性早熟。
在了解孩子生活饮食习惯时,有一个情况引起了医生的注意:雯雯虽然没吃什么营养保健品,但对豆制品情有独钟,豆腐、豆腐干以及素烧鹅等,每天都会吃不少。排除了其他因素,医生最终分析认为,雯雯性早熟很可能与长期大量吃豆制品有关。专家解释说,大量食用豆制品会引起孩子性早熟,主要是豆制品内含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它的化学结构与雌激素十分相似,可以作为雌激素替代物促进成骨细胞生长。
根据大豆制品的特殊作用,医生起初将其用于更年期妇女骨质疏松的治疗。更年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减退,体内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对成骨细胞的刺激减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
研究发现,给更年期未绝经妇女服用大豆异黄酮后,大豆异黄酮可以作为雌激素替代物发挥作用,从而防治更年期未绝经妇女骨质疏松。因此,医生会鼓励处于更年期的妇女多吃些豆制品。然而豆制品内的植物雌激素如同一柄双刃剑,对成年人有一定好处但对于孩子却是一剂“催化剂”,大量服用豆制品,植物雌激素会扰乱孩子正常的生长发育,最直接的后果是性早熟。
专家提醒,学龄前的儿童最好不要长期大量吃豆制品,具体吃多少,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提出建议。
2、长饮牛初乳。
随着甲流疫情肆虐,每一位妈妈都想给宝宝提高免疫力,让宝宝躲开甲流侵袭。于是,市场上一些牛初乳产品打出了“防甲流”旗号。
牛初乳是刚生完牛宝宝的牛妈妈头几天的乳汁,里面的促性腺激素含量较高,而这种激素补充过量,如果不能被孩子正常代谢,将对宝宝产生不良影响。如果宝宝长期过量服用,这些激素在身体中不能自然代谢,就会留在身体里促进性腺发育,所以不少孩子10岁以下就性早熟,都和吃了激素食品有关系。如果宝宝本身体质并不差,自然健康的膳食就足够了,千万不能把牛初乳产品当饭吃。
不过,专家指出,牛初乳不能替代人初乳,而且,牛初乳中所含激素较高,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宝宝性早熟。
● 爱心提示:尽管不少牛初乳产品宣称自己与人体的初乳相似,以此吸引消费者购买。虽然牛初乳对小牛有提高免疫力作用,但对幼儿不一定能产生免疫功能,毕竟人体和牛的免疫机制不同。而母乳才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能够为新生婴儿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
一些家长希望通过给孩子吃牛初乳来提高免疫力,这种做法并没有用。目前市场上一些牛初乳配方奶粉极力宣传能够替代母乳,实际上牛初乳与人初乳的相同营养成分含量很低,如果长时间单一喂养这样的牛初乳奶粉,很可能导致婴儿营养摄入不足,影响婴儿的健康。
另外,牛初乳是母牛产后2~3天内所分泌的乳汁,产量非常有限,市场上一些牛初乳产品到底含有多少牛初乳成分,也不好说。
3、保健品。
在许多父母看来,处在学龄时期的孩子,“健脑”是最重要的。为了缓解孩子的学习压力,让孩子更有利于面对竞争,父母们就用各种方式帮孩子“健脑”。殊不知,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比如性早熟、肥胖等。
近年来,各类儿童保健品、营养品堂而皇之地进入了寻常百姓家,在许多父母看来,这些东西有着对孩子健脑、强身的作用,至少是“有益无害”。“买保健品=买健康”的理念被许多父母所接受。
但是专家提醒:很多父母热衷给孩子买保健品,一是过于相信保健品、营养品对孩子成长的作用;二是过于看重孩子的智力开发,身体锻炼被许多父母排斥在对孩子的培养计划之外,认为会耽误时间、影响孩子的学习;三是过于注重当前的功效,忽视孩子的长远发展。
给孩子滥用保健品会产生一系列的副作用,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常常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使家长追悔莫及。比如:有一名9岁男孩,服用某种含有生长激素的儿童营养液后,体毛变多,声音变粗,喉结突出,产生性早熟。这名男孩成人后的身高、性能力都将受到影响。另一名8岁女孩的症状更具典型性,她因服用过多的儿童保健液,导致内分泌紊乱,引起过度肥胖,这对她心脏和其他脏器的发育都将造成伤害。这是每一位父母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是恰恰是父母们认识和行为上的误区害了自己的孩子。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