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防治】手足口病爆发致南京幼儿园停课

2015-05-30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30岁的李女士女儿小囡囡(化名)上周一晚上突然发烧,由于温度不高,第二天就退烧了,所以没有耽误去上幼儿园,家人也没在意。可到了周四的时候,小朋友突然手脚出现了红疹,还发着低烧,在南京市中医院儿科被诊断为手足口病。继囡囡之后,班级里陆续有小朋友出现了手足口病的症状,结果幼儿园小班一个班的孩子都停课了。

手足口病爆发致南京幼儿园停课.jpg

“不巧的是,我同学家的女儿也患上了手足口病,他家住江宁,幼儿园一个班也停课了。”李女士告诉记者,她带着女儿去就诊的时候发现,儿科集中了不少手足口病患儿家长,都是35岁的小宝宝,手上、屁股上有红疹子,严重的口腔黏膜都破了。


随着家长保健意识的增强,目前很多家长对手足口病的知识了解是比较多的,如很多家长都知道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一般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一般孩子感染病毒后,会引起发热到38℃左右。但是当娃娃生病过程中,很少有家长会意识到孩子是手足口病引起的。所以大多数孩子在发热12天后,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疼痛性粟粒、水疱,手、足出现丘疹、疱疹等症状时,家长才会意识到孩子可能得手足口病了。


母婴宝孕育专家表示,手足口病的暴发全年有两个发病高峰,第一个高峰在57月,第二个高峰在1112月。眼下,手足口病病毒以柯萨奇A16EV71型为主,患者一般表现为发热,手心、脚心、臀部、肛周可出现丘疹和疱疹,口腔出现疱疹或溃疡,疱疹不痛不痒,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


手足口病一没有特效药,二没有疫苗,有的家长一听说有手足口病了,就给孩子吃板蓝根,我们非常反对这一做法。服用板蓝根根本没有用。手足口病是一个“病从口入”的疾病,预防的关键是做好个人卫生。最好的预防办法是勤洗手,不仅仅是饭前便后,吃东西前要洗手,平时外出回来也要洗手。建议家长平时多查看孩子的手心、屁股、嘴巴等地方是否有红疹子。尽量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另外,一些幼托机构、儿童游乐场等地,也要注意平时的消毒。


专家提醒,抗病毒的中成药物也是起到治疗作用的,所以不能作为校园预防性用药,有报道说,有些幼儿园会建议家长给宝宝喝点抗病毒药物来预防,这点不可取。从预防的角度来讲,应该是环境方面,注意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避免继发感染。


宝宝在家“隔离”过程中,尽可能给宝宝吃点易消化的饮食,很多孩子伴有口腔的疼痛,尽量避免刺激口腔黏膜的食物。一定要多喝水,辅助地使用一些抗病毒及对症的药物。如果有些宝宝有低热(37.538.5℃)的情况,可考虑洗温水浴等物理降温。如果孩子体温高过38.5℃的话,应适当地使用退热药。


(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必删除)


母婴宝底部2.jpg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您还没有登录,马上“登录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