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前的培养和训练

2012-12-21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学前班是为孩子正式入学作好准备的过程,是训练和培养孩子掌握学习过程中应知、应会的一种教育方法,而不是单纯知识方面的灌输。这个过程的培养和训练效果如何,关系到每个孩子一生的学习效果。有些老师和家长往往忽视了这个关键点,造成了有些孩子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走了不少的弯路,增加了应该是可以避免的心理上的压力。这个阶段如何培养和训练呢?我们的体会是:

1、首先解决为谁而学的问题。


孩子在小的时候并不懂得学习的目的,这就必须要靠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反复的跟孩子讲明、讲透。现在不少的孩子认为,学习是爸爸、妈妈要我学的,所以是为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而学,有的家长看到孩子取得了一点成绩就采取物质奖励,这反而强化了孩子认为学习是为了大人而学的错误观点。

在我的脑海里,儿子曾经也提出过这个问题。那是在儿子读大班的时候,期末考试取得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绩,放学一路跑回家后,第一句话就是:“爸爸、妈妈我得了第一名。”孩子和我们自然是很高兴,这个时候儿子说:“某某同学的爸爸、妈妈说,只要他考了多少分就奖励多少钱。”我走到儿子的身边用手摸摸儿子的后脑勺说:“儿子真棒!爸爸摸摸你的小脑袋就是对你最好的奖励。”

2、培养和训练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


每个孩子正式进入校门后,课堂上45分钟的注意力集不集中是考验孩子很重要的一项学习方法的指标。特别是孩子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为什么有的孩子放学后连老师布置的作业都不知道或者不清楚呢?为什么有的孩子回到家后,拿起书本连老师讲的知识都忘了呢?这与我们每位家长在孩子学前培养和训练的重视程度与方法有直接的关系,在这个方面家长一定要超前考虑。我们的儿子在这个方面的培养和训练是在学前班读中班开始的,我们的方法是:

1)根据孩子的爱好和兴趣,买了一些积木和拼图,让儿子向完成作业一样,从20-60分钟逐渐延长时间,通过这种方法,我发现儿子认真动脑的态度在不断地增强,有时候可以玩积木、拼图一上午不动。

2)通过大人报听写,看图说话等方式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我们在报听写的时候,事先对孩子说好要求,按进行速度、每个字只报三遍。第一次实施这个计划的时候,儿子事先答应得很爽快,可是刚刚开始不久,儿子就说没有听清楚,爸爸再报一遍等等,这个时候我没有答应儿子的要求,“写不了空着。”第一次训练儿子有5个字没有写到要求再来一遍,我说:“今天到此为止,明天在今天的基础上再增加十个字。”第二次训练,看的出孩子是很认真的作了准备,所有的生字都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而且正确。这种形式的培养和训练还可以通过大人今天讲个什么,明天或者几天后再问孩子等等。像这样的培养和训练我们一直到儿子读完了小学一年级。

3)通过精神奖励培养孩子的学习动力,如小红花、小红旗等等,将它放在家中显眼的地方。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