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校对孩子的道德教育
2013-01-08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依法治教是美国教育管理一个突出的特点,与我国不同的是各个学校的“学生行为规范”不但是规范学生行为的一种行政教育的手段,而且还带有了一定的法律效力。学校依照这些法规条款来教育和管理学生,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监督学生的执行情况。一般来讲,学生行为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考勤及请假制度。
2、考场纪律。
3、课堂纪律要求。
4、着装要求。
5、关于学生使用手机、BP机和收录机等的要求。
6、性行为的要求。
7、各种被禁止的行为,如打架、帮派、抽烟、携带武器、偷窃等。
行为规范中还明确了学生违反这些规定可能带来的后果,例如,周六到学校上课、请家长、停课一周、转学等。
在新学期开学初,学校要组织家长和学生学习“学生行为规范”,并和学生、家长签订一份落实“学生行为规范”的协议,一旦学生和家长在协议上签字,表明学生和家长同意学校对学生的各项要求,并愿意承担违反规定所带来的后果。例如,“学生行为规范”中规定,学生不得携带任何的刀类、枪类物品到学校,一经发现,不管你是否使用,只要是携带到了学校,按规定就要受到“转学”的处分。
由此可见,美国中学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并不是放任无度,而是有着严格的制度要求的。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学的课程中没有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美国公立中学实行学分制,一般来讲,学生在高中四年里修满220左右的学分就可毕业,除英语、数学和体育三门课是国家规定所有学生必须修满四年的课程外,其他的课程,学区或学校具有很大的自主权。学区或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程度开设不同的课程,学生在辅导老师的指导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将来报考大学和所从事职业的要求、以及自己实际的学习水平,选择不同的课程和同一课程不同水平的班级。每天6-7节课,每个学生都会在不同的教室与不同的老师和同学度过,可能是同年级的同学,也可能是不同年级的同学,因此,学校没有行政班,只有教学班;没有班主任,只有辅导老师或顾问,因而,学校对学生基础道德教育都是通过课堂教学、各种社团活动和社区活动来渗透完成的。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