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的原理

更新时间:2014-09-15 13:56:25  母婴宝微信(myb_360)


保健,源于日语“保蕅”,意思是保持健康。亦指为保护和增进人体健康、防治疾病,医疗机构所采取的综合性措施。即养生,指合理选用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保健方法,通过长期的锻炼和修习,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目的的技术和方法。简而言之,所有促进健康、延长寿命的活动都是养身活动。

一般来讲,人们的身心状态大体分为三种:一种是正常的状态,也就是健康状态;一种是不正常状态,就叫疾病状态;还有一种我们中国人常说的介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状态,也就是亚健康状态。为什么说亚健康是中国人常说的呢?因为西方人目前没有亚健康这个概念,他们只有正常和不正常两种状态。但是中国传统医学上有个治未病的概念,因此提出亚健康的概念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因此保健,实际上就是通过各种方式来保持健康的身心,纠正亚健康状态,防止出现和积极治疗疾病状态。

由于保持健康需要从个体生存和类的生存两个方面来考虑,因此保健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营养保健、活动保健、两性保健和预防保健四大类。因此,我们在此提出一个健康素质概念。这个健康素质主要包括:健康健全的身心、保健意识、保健知识、保健行为与习惯,以及纠正亚健康和防病治病知识与方法等。比如对于孩子来讲,健康健全的身心,一方面是先天健康素质,也就是从怀孕到孩子出生到孩子能独立活动这段时间由父母给与和培育的健康素质;另一方面是孩子出生后与后天因素相关由孩子自己继续保持的健康的身心素质。保健意识、保健知识、保健行为与习惯,以及纠正亚健康、防病治病的观念、知识、方法与习惯等,是后天形成的。健康素质的高低,作为我们成年个人来讲,主要是指后天素质,而对于孩子来讲,我们就要注意从孕前优生开始,到孕期保健,到婴幼儿保健,再到培养孩子主动的保健知识、保健方法和保健习惯等。所以,健康的标准是健康的体质和心理,但健康素质就不仅仅包括健康的身心,更要包括保健意识、保健知识、保健方法和保健习惯,以及纠正亚健康、防病治病的意识、知识、方法和习惯等,而单方面强调健康体质是片面的健康观。

讲到健康素质,我们因该讲讲健商(HQ)。健商概念最早是由加拿大华裔医学专家谢华真教授提出来的,总体上讲是指一个人已具备和应具备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从微观上说,可细化为体商(BQ)、心灵商(MQ)、人缘商(RQ)和性商(SQ)。谢教授提出健商概念,并不是对智商、情商的简单模仿,而是在对现代西方主流医学和保健思想的反思和批评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崭新的保健理念。现代医学日新月异,但是单纯依赖药品和手术等医学方法,对某些最常见的慢性病和其他疾病有时仍然束手无策,一些曾经挽救生命的抗生素等药品因滥用而产生了耐药性等新的问题。人们清晰地认识到,许多疾病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有关。社会压力增强、生活习惯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形成、人口迁移等等,都可加剧疾病的增加或传播。因此,保持健康,纠正亚健康和防治疾病等问题就要从整体上进行管理。于是,健康管理由此提上了人们的议事日程。我们这里沿用“健商”概念,是在谢教授“健商”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内涵。所谓健商,既包括健康的身心,又包括保健意识、保健知识、保健方法和保健习惯,以及纠正亚健康、防病治病的意识、知识、方法和习惯等。



  相关资讯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您还没有登录,马上“登录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