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身体的常见问题
2012-11-27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1、眼睛问题。
我们常发现新生娃娃容易有斗鸡眼的情形,这是因为婴儿的两眼内侧因鼻梁较平,相对的中间的皮肤较宽,容易让父母误以为宝宝有斗鸡眼,此情形会在3-4岁左右得到改善。但如果父母怀疑宝宝有内斜视时,最好请医师诊断;此外,因为婴幼儿的下眼皮较肥厚,容易使眼睫毛向内卷,如此很可能因常摩擦眼球而导致发炎,如果长期没得到改善则需治疗。
刚出生宝宝的眼皮上常会沾上很多黄色的分泌物,这是因为鼻泪管阻塞的因素,遇到此状况,父母可以每天帮宝宝在鼻梁按摩几次,让阻塞的鼻泪管维持通畅,眼屎必会减少。
2、耳鼻喉问题。
前述提及婴儿的鼻梁较塌平,加上鼻孔较小,因此当鼻腔有分泌物时就容易阻塞。此外,要提醒父母的是,婴儿对外在的冷空气容易过敏,特别是在早上或睡醒时,鼻腔分泌物更易增多,鼻塞的现象更明显。当然除了正常因素外,一些疾病(如感冒、过敏性鼻炎等)也会造成小儿鼻塞,此时可就要请医师帮忙了。
也因为新生儿的多器官未成熟、本身支气管管径细小等生理正常因素,或感染其他的呼吸道疾病异常现象造成婴儿常有痰音,所以帮宝宝处理痰几乎是每位新手爸妈必经的过程。
该如何替宝宝处理痰呢?如果宝宝喂食正常、呼吸顺畅、活动力强,则此痰音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通常会在4-6个月大时自动消失,但如果严重影响宝宝的日常作息,就必须请医师诊断宝宝是不是感冒了,这时父母们就必须替宝宝拍痰。
3、皮肤问题。
一半以上的宝宝在出生后48-72小时,皮肤会出现黄色,到了两星期左右会渐渐消失,这就是所谓的“生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无害的,但如果黄疸的时间过久或胆红素特别高,则须至医院检查,必要时进行专业的治疗。
由于刚出生的小Baby全身附着一层胎脂,使得皮肤看起来较不明亮,而胎脂通常在几周内会自动褪去,此外,新生儿在出生24-36小时后会开始有脱皮的现象,并持续2-3周。由于新生儿的表皮角质层于出生时并未完全褪去,再加上油质分泌不足,所以新生儿的皮肤较容易产生干燥及皲裂现象,父母最好定时为宝宝擦拭婴儿油以滋润宝宝的皮肤。
另外,新生儿的脸上常会发现一些白色的“栗粒疹”,或鼻头上散布一些类似痘痘的“新生儿痤疮”,有时也可发生在头部、眉毛、双颊、耳朵等处,常有一些不易去除的黄色屑屑,这些现象多数会在数个月后消失。值得注意的是,冬天时常见许多小宝宝脸上红通通的,皮肤粗糙干燥,形成所谓的湿疹,这时就需给予充足的婴儿油或凡士林等婴儿保养品来改善皮肤状况;另一种常见的皮疹是痱子,由于新生儿的汗腺尚未成熟,因此很容易造成汗孔阻塞而导致发炎,父母不得等闲视之。
宝宝尿布疹是令父母伤脑筋的问题。因为尿布疹与屁股常和大小便接触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宝宝腹泻时就容易引起尿布疹。勤换尿布是预防尿布疹的不二方法,而对于较严重情况或有微菌感染时,则应经医师指示涂药治疗。
“胎记”是另一种在皮肤上呈现的状态,他是因为某些正常细胞过度滋生所形成的结果。有部份的蒙古斑、莓状血管瘤会随着宝宝的成长而消失,但有些却会一辈子伴随宝宝成长,其实只要不会转化成皮肤癌并无大碍。
4、骨胳问题。
新生儿常会出现弓形腿的腿型,这是一种膝盖内翻的现象。正常骨骼的发育本来就是由膝内翻慢慢变成膝外翻,所以出生到两岁左右是膝内翻,随着年龄渐渐转外翻,此时父母不必担心孩子长大之后会会是O型腿,但如果超过3岁仍有O型腿的情形,得由专科医师诊断。
5、温度问题。
中国人传统的观念总以为宝宝的衣服穿的愈多愈不会感冒,殊不知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及皮肤汗腺尚未成熟,如果再加上外在环境的温度过高,宝宝的体温就会居高不下,这就是为何刚出生的宝宝会突然发高烧、皮肤泛红的原因。如果宝宝只是体温升高,其他的饮食、精神状况均良好,父母们可用温水为宝宝擦拭身体,当温度不再升高即毋须担心。温度过高不是好事,然而太低也不行,最佳的室内温度为26-28℃之间,而正常新生儿的肛温为36.5-38℃左右,如果肛温降到36℃以下就有危险性,此时除了给予宝宝毛毯或热水袋外,应尽速送医。
6、消化问题。
母乳是新生宝宝最好的食物,因为他除了一般的营养素之外,另外含有免疫抗体,可增进宝宝的抵抗力,而如果必须以婴儿配方奶粉取代时,必须注意冲泡奶粉的浓度(依奶瓶上指示冲泡)。新生儿常会产生溢奶的情形,此乃因为婴儿贲门不成熟所导致,通常在宝宝1-1.5岁左右会得到改善,父母可替宝宝排气、右侧躺方式避免发生溢奶现象;吐奶则与溢奶完全不同,宝宝吐奶情形如同大人呕吐一般,如果为严重的呕吐(一天吐4-5次)则需找小儿科医师诊治。
7、排泄问题。
一般而言,刚出生宝宝在第一天便开始排尿,如果宝宝在出生二天过后,仍无尿尿的现象可就要请医师检查了。新一天排尿6-8次,再者因为新生儿的尿液中含蛋白质、脓细胞等,且尿酸的成份也很高,所以常会发现尿液中出现红色液体,此为正常现象。
宝宝在初生时大便为稀软的墨绿色胎便,到2-3天之后渐渐转为黄色;此时的排泄习惯来自于大肠的反射,因此几乎在喝完奶之后便会有排便的动作,一天约5-6次。
8、生殖器官。
当父母看到家中的男宝宝阴茎出现一小块突起时,可能会十分紧张,以为宝宝长了肿瘤,其实这是因为有些婴儿的包皮过长,如果父母没做好清洁的功夫,就容易囤脏东西而形成包皮垢;对于包皮过长的宝宝,一定要开刀割包皮,等宝宝年纪稍大些开刀为宜。
此外,男宝宝的阴囊太大,通常可能为阴囊水肿,检查的方式为父母们可将灯光调暗,以手电筒照射肿胀的部位,如果是透光则为阴囊水肿,正常的现象会在6-12个月大时恢复正常;倘若没有透光则可能为疝气,此状况必须依医师指示决定是否开刀治疗。
有些父母会发现男宝宝的生殖器似乎过短,其实这是因耻骨的脂肪太厚,生殖器被包在里面所致,只要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是正常的发展过程。对女宝宝而言,最常发现的是下体出现如月经的分泌物,这也是正常现象。
9、其他问题。
新手爸妈会发现生宝宝的胸部会稍微突起、乳房显得肿胀,甚至有时会分泌乳汁,这是由于婴儿来自母体的荷尔蒙所导致,会自然的消失不须做任何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切忌不可特意的去挤压宝宝的乳房,挤压不当不但会引起疼痛,也容易遭细菌感染引起“乳腺炎”。
“脐疝气”也是新生儿常见的问题,尤其以早产儿最常见。此为在肚脐部位出现鼓起膨出的现象,发生的原因是因为脐下方腹肌的肌膜有缺陷,通常在2-3岁前即会消失。
平常需保持脐带的干燥,因为如果脐带经常湿湿的,很容易使脐带产生肉芽组织,严重时会发臭,因此,脐带护理是父母不可忽视的工作。一般新生儿的脐带约在1-2个星期脱落。
头部。头型正常与否、前囟门是否凹陷或凸出、头围大小、颅骨骨缝闭合或隆起等,都是头部正常与否的指标。
嘴巴。需注意舌头是否残留白色的奶垢。
皮肤。胎脂在出生数周之后便会自动褪去,此时需注意保养的功夫。
脐部。新生儿脐带约在一周后脱落,需注意保持干燥。
四肢。新生儿由于中枢神经尚未发育成熟,常会有四肢抖动的现象。
生殖器官。观察男女宝宝生殖器官有无异样?平时需勤加清洁。
眼睛。观察眼球、视力等眼部周遭的器官,是否有斜视的现象?
耳朵。耳型是否有歪斜的现象?需随时注意听力发展。
呼吸道。由于新儿的鼻腔及喉部尚未发育成熟,所以常易发出咕咕作响的声音。
肠胃。出生时已具备吸吮及吞咽反射,但肠胃的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只能喂母乳、牛乳及水。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