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宝宝的探索习惯

2012-11-27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创造力是一个人在传统知识和习惯的包围中,发现、探索、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说,创造是无法在现有知识中找到的。其实,每个宝宝都有创造力,只是我们做父母的没有发现。比如,有的父母对待宝宝提出的问题,要给予现成的答案,结果使宝宝逐渐养成懒得动脑筋的习惯;要么置之不理,甚至叫宝宝闭嘴。也有些好奇的宝宝喜欢把家中的东西拆开来探究,而父母将视之为“不务正业”,当然少不了一顿责骂,宝宝的创造性便渐渐消失了。发明家爱迪生曾经说过:善于创造的人,往往具有一个奔驰的脑筋。给宝宝一片“破坏”的天空,宝宝“破坏”失去的只是可估量的价值,而得到的却是宝宝一生受用不尽的财富:思考、创造和智慧。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个宝宝的母亲因宝宝把她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给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宝宝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宝宝的老师。不料,老师却幽默地说:“恐怕一个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这个母亲不解其意,老师给她分析说:“宝宝的这种行为是创造力的一种表现,你不该打宝宝,要解放宝宝的双手,让他从小就有动手的机会。你可以和宝宝一起把金表送到钟表铺,让宝宝站在一旁看修表匠如何修理。这样,修理费就成了学费,你宝宝的好奇心可以得到满足。说不定,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呢!

这个故事发生在半个世纪前。故事中的那位老师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故事明白无误地告诉父母,要保持宝宝的创造性,让宝宝在好奇心的驱动下学会创造。

创新是一个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宝宝从小展现出来的创新天赋是各种各样的,他们爱幻想、爱动,而且,没有成人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他们敢于将大胆的想法付诸实施。在这些幻想中,蕴含着大量创新的火花,犹如金矿中蕴含着金子。宝宝的一举一动都蕴含着创造力,尽管它只是雏形,却又是伟大的。那么,怎样培养宝宝的创造力呢?我们的建议是:

1、提高和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其实,宝宝爱搞“破坏”属天性使然,是其创造萌芽的一种体现。他们对各类陌生事物充满新鲜、好奇,并身体力行,欲用自己双手探求这未知世界。合理利用宝宝这种天性,多方引导、鼓励,宝宝的创造萌芽就会得到进一步深化。反之,老实文静听话的乖宝宝,家庭虽少了“破坏”气氛,大人安心,但宝宝天性抹杀了,培养出的宝宝多半循规蹈矩,缺少头脑,依赖性强,泯灭了宝宝爱动、好奇和勇敢,甚至是冒险的天性。

2、鼓励宝宝自己解决问题。当宝宝遇到困难时,父母不要代替包办,直接告诉答案,也不要直接告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应提示引导宝宝自己想办法解决。

3、教育宝宝要勇于认错、勇于承担责任。这是科学创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4、辅导宝宝自己动手。父母可以经常指导宝宝做一些玩具和小实验,关键是让宝宝自己做,并且要一丝不苟地去做。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