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京籍儿童北京念书需办28个证

2015-06-16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今年的非京籍学龄儿童入学审查即将开始,根据年初北京市发布的《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2015年义务教育入学工作的意见》,非京籍儿童入学提供五证的政策基本不变,具体细则由各区县结合实际制定。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细则让五证延伸出了多达28个证件,让非京籍家长们有苦难言。近日,一位家长向《人民政协报》讲述了他身边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上学故事。

这位家长所在社区的一个孩子家长杜姐,从2015年春节前就开始到处咨询,提前准备。但至今她还无法确定孩子是否可以在北京入学。这位家长为此几乎天天以泪洗面。该家长在来信中称,北京市规定,非京籍儿童入学要求“五证”齐全,即适龄儿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本人在京务工就业证明、在京实际住所居住证明、全家户口簿、在京暂住证、户籍所在地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出具的在当地没有监护条件的证明等。然而实际上,“五证”远不止5个证件。

据了解,需要办的证件具体可以分为几大类,首先是父母身份证明证件,包括父母双方身份证、父母双方暂住证、全家户口本、儿童户籍所在地无人监护证明;其次是父母工作证明证件,包括父母双方劳动合同、社保权益记录、在职证明、双方所在单位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第三是父母婚姻生育证件,包括结婚证、生育证、流动人口婚育证、孩子医学出生证明;第四是家庭在京住所证明,包括租房合同、房租完税证明、房租完税发票、居住期间的电费单据、水费单据、房东夫妻的身份证、房产证。若没有房产证,还需要村委会开的证明,加盖镇政府公章,并需要有村委会开具的居住证明。细数一下,需要的证明多达28个!

流动儿童的教育难题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是诸多社会管理方式交错影响下的教育表征。在城镇化进程中,这种不公平的教育待遇,会对数以千万计的流动儿童及其家庭造成不小的影响。如何解决我国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专家建议:

1、要进一步强化政府在解决流动儿童教育问题中的主体责任,并形成教育公平的政府问责机制,以“平权”、“每一个公民利益”的政策价值观统领并推进流动儿童教育政策的有效实行。

2、加快推动户籍制度改革,逐渐剥离户籍上的利益捆绑,形成多方通力合作机制。

3、在异地高考政策方面,要搭建利益相关者的对话平台,形成多方参与、相互理解的异地高考决策机制。同时,对流动儿童义务教育后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体系的思路要尽快明晰,这是推进相关政策实施的动力源。

4、要保障流动儿童义务教育的质量公平,搭建包括非政府组织、社区家长的多方参与机制,发展针对流动儿童就学的新型教育机构。

5、在整体性的教育框架中通盘考虑流动儿童的教育公平问题,考虑教育政策的联动效应。

如果您想更方便、更快捷、更深入地了解更丰富、更有针对性、更个性化的相关内容,请加母婴宝微信:myb_360

(本文原始内容及图片来自网络,本网站经过了重新编辑,如有涉及到相关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删除处理。)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