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强迫症
更新时间:2015-12-06 15:28:22 母婴宝微信(myb_360)
儿童强迫症(OCD)是以强迫观念与强迫行为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儿童期情绪障碍,占儿童与少年精神科住院与门诊病人的0.2~1.2%。儿童强迫症发病平均年龄在9~12岁,10%起病于7岁以前。男孩发病比女孩平均早2年。早期发病的病例更多见于男孩、有家族史和伴有抽动障碍的患儿。低龄患儿男女之比为3.2:1,青春期后性别差异缩小。2/3的患儿被诊断后2~14年,仍持续有这种障碍。
【儿童强迫症的病因】
1、遗传因素。
儿童OCD具有遗传易感性,Lenane(1990)发现OCD患者的20%的一级亲属可以诊断为OCD。在多发性抽动症与OCD之间存在遗传相关性,甚至认为两者是同一基因的不同表现形式。Pauls等发现在5~9岁起病的OCD儿童中,家庭成员患抽动症的比率更高。
2、脑损害。
脑损害被认为是OCD的发病原因之一。引起基底节损伤的各种脑损害都可以引起OCD。脑炎后帕金森疾病和亨庭顿舞蹈病患者发生OCD的比率增加。近年来发现OCD与小舞蹈病之间存在相关,在有小舞蹈病的儿童中OCD发生率增加。
有人以CT检测发现,儿童期起病的OCD患者尾状核缩小,正电子发射X线体层摄影(PET)检查显示异常的局部葡萄糖代谢方式。虽然OCD的病因不明,但是许多线索提示与额叶、边缘叶、基底节功能失调有关。
3、神经递质异常。
5-羟色胺回收抑制剂能有效地治疗OCD,因此推论OCD存在5-羟色胺功能紊乱。多巴胺等神经递质也可能参与OCD的发病过程。
4、心理因素。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强迫症状源于性心理发展固着在肛门期,这一时期正是儿童进行大小便训练的时期,家长要求儿童顺从,而儿童坚持不受约束的矛盾在儿童内心引起冲突,导致儿童产生敌意情绪,使性心理的发展固着或部分固着在这一阶段,强迫症状就是此期内心冲突的外在表现。
5、父母性格特征。
早在1962年,Kanner就认识到强迫症儿童多数生活在父母过分十全十美的家庭中,父母具有循规蹈矩、按部就班、追求完美、不善改变等性格特征。
相关资讯
- 【疾病防治】手足口病爆发致南京幼儿园停课
- 【疾病防治】鼻炎与感冒傻傻分不清楚,应该这样鉴别
- 【疾病防治】如何判断宝宝腹泻是否需要就医
- 【婴儿保健】BB湿疹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
- 【疾病防治】与手足口病极为相似的4四种病
相关问答
母婴宝服务平台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