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提防蜱虫叮咬
2013-07-05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刘先生的儿子现在10个多月。20多天前的早晨,一觉醒来的刘先生看到儿子的脖子上多了颗痣,只有半个芝麻粒大小,黑黑的颜色。由于太小了,刘先生开始以为是块脏东西,就使劲用手抠了抠,但是并没有抠掉。他又用水洗了洗,也没有洗掉。后来夫妻俩认为是孩子新长了颗痣。由于孩子也没有特别的哭闹,这颗痣就在孩子身上过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早晨,宝宝的阿姨带着他到小区内遛弯,由于太阳光线很足,阿姨竟然看到宝宝脖子上的那颗痣在动,再仔细看,还有好几条腿。宝宝妈妈得知后,使劲拽下了那个虫子。 随后宝宝妈妈带着虫子和宝宝去了市中心医院。之后又找到了市疾控中心的专家,专家经过鉴定后确认是只蜱虫。经过鉴定,这只蜱虫还没有吸到宝宝的血,蜱虫还算是完整,但是嘴巴不见了。
由于蜱虫主要栖息在草地、树林中,因此外出游玩时最好在暴露的皮肤上喷涂罗浮山百草油或是驱蚊液,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蜱常附着在人体的头皮、腰部、腋窝、腹股沟及脚踝下方等部位。如出现发热、叮咬部位发炎破溃及红斑等症状,要及时就诊。
家长带孩子进入有蜱地区要穿防护服,扎紧裤脚、袖口和领口。注意做好个人防护,穿紧口、浅色、光滑的长袖衣服。外露部位要涂擦驱避剂,或将衣服用驱避剂浸泡。离开时应相互检查,切勿将蜱虫带回家中。外出及衣服上及裸露的皮肤上喷涂避蚊胺、驱蚊液等驱避剂。如不慎被蜱虫咬伤,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如果被蜱虫咬伤,要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如口器断入皮肤内应行手术取出。出现全身中毒症状时可给予抗组胺药和皮质激素。发现蜱咬热及蜱麻痹时除支持疗法外,作相应的对症处理,及时抢救。
如发现切勿自行取出,应及时去医院取出。医生会在伤口周围消毒,再在伤口上打麻醉用来麻醉蜱,等蜱完全麻醉再用镊子轻松夹出。因为蜱虫体上可能含有传染性病原体,在受到刺激后,蜱虫会越发往体内钻,并加大剂量地释放蜱虫唾液,所以直接用工具将蜱虫摘除或是用手指将其捏碎的方法是非常不正确的,民间还有些诸如用火烧蜱虫屁股等方法均不可取。正确的方法是赶紧找到最近的正规医院,叮嘱医生在叮咬处消毒后进行局部麻醉,麻醉起效后才可用镊子将蜱虫去除(注意蜱虫口器里的倒刺不能留在体内),之后赶紧进行入院观察治疗,并注射相应的抗病毒药物,在度过潜伏期之后,身体无发病症状后再出院,若出院后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并一定要把被蜱虫叮咬的事告诉医生。
要注意的是被虫子咬不能立刻打死虫子,应该把它吹走,要不毒素更大。
特别提醒爸爸妈妈们:在郊外树林等地,甚至小区草坪遛狗时请注意,蜱虫易叮咬爱犬,从而带至家中。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