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意义和目的

2012-11-19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1、胎教的意义。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宝宝聪明、漂亮、活泼。特别是人才辈出、优胜劣汰、竞争激烈的今天,更希望自己的孩子智力超群,才能出众,以便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人才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必须从胎儿做起。


胎儿具有惊人的能力,为开发胎儿这一能力而施行的胎教,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通过对千余名儿童进行多年的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智力获得,50%在4岁以前,30%在4-8岁之间获得,另20%在8岁以后完成。4岁以前完成的就包括胎教在内。婴儿出生前形成的大脑旧皮质,是出生后形成的大脑新皮质的基础,只有在大脑旧皮质良好的基础之上才能使大脑新皮质得到更好的发育,以达到超常的智商水平,发挥其非凡的才能。

现代科学的发展已证明,胎儿不仅具有视觉、听觉、活动和记忆能力,而且能够感受母亲的情绪变化。在妊娠期间,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手段,有规律地对胎儿的听觉和触觉实施良性刺激,通过神经系统传递到大脑,可促进胎儿大脑皮质得到良好的发育,不断开发潜在能力。使一个优秀人才所应该具备的丰富想象力、深刻洞察力、良好记忆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在胎儿期通过胎教得到潜在的培养。古今中外大量事实也表明,胎教对促进人类智商的提高是至关重要的。

为此,许多国家在胎教方面都做了大量研究,并成立了胎儿大学或胎教指导中心,推广普及胎教知识,以培养更多的早慧儿童。


2、胎教的目的


胎教的真谛在于激发胎儿内部的潜力,所谓“胎儿都是天才”,并不是说胎儿都可以成为天才,而是指胎儿内部都存在可以激发的潜力,胎儿已经能够接受教育。不少人认为胎教的目的是为了培育小天才,创造奇迹。这种误解会导致胎教误入歧途。胎教虽然能够有效地改善胎儿的素质,提高人口的质量,但不能够使胎儿出生后都成为小天才,或成为智慧超常的儿童。儿童成为小天才的因素很多,除了胎教,还有遗传的因素、出生后继续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因素,以及个人的兴趣、意志、品德等非智力因素。因此,经过胎教的孩子只是有可能成为小天才。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胎教有利于胎儿在智慧、个性、感情、能力等方面的发育,有利于其出生后在人生道路上的发展。


想进行科学的胎教,一定要避免如下四种情况:


1、噪声:噪音能使孕妇内分泌腺体的功能紊乱,从而使脑垂体分泌的催产激素过剩,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导致流产、早产。因此,孕妇要警惕身边的噪音,不要受噪音影响,更不要收听震耳欲聋的刺激性音响。


2、不合理的语言教育:语言教育时,孕妇可用中度音量向腹内的胎儿亲切授话,或吟读诗歌,或哼唱小调,或计算数字。如此都会给孩子留下美好的记忆,切忌大声粗暴地训话,这样会造成胎儿烦躁不安。等胎儿生下来以后,会变得十分神经质,以至对语言有一种反感和敌视态度。


3、不合理的运动教育:运动是很有效的一种胎教方式,但是不合理的运动就是胎教的大忌了。与胎儿做运动联络时,要轻轻抚摩胎儿,每天2-4次为宜,有时胎儿也会不遵母命,此时就要耐心等待,不要急于求成。且做运动胎教时,动作不宜过猛。


4、不良情绪:孕妇的情绪状态对胎儿的发育具有重要作用。孕妇情绪稳定、心情舒畅有利于胎儿出生后良好性情的形成。而孕妇在麻将桌前往往精神紧张,大喜大悲,情绪不定,使母体内的激素分泌异常,造成对胎儿大脑发育的危害。因此,孕妇要格外注意精神卫生,使自己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对生活充满希望。


1. 胎教的原理与效果


胎教,中国传统虽早就有之,但在最近20年来才真正引起我国同胞的关注。自上个世纪四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人的生长发育的规律性认识的深化,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对胎教越来越重视,纷纷成立了胎教研究机构和胎教服务辅导中心,致力于对胎儿智力、体力的全面开发,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文献报道,美国一位医生创办了“胎儿大学”,设有语言、音乐、体育等胎教科目。在其学生中,有的新生儿两周就能发出“爸爸”的音节,有的孩子4岁就能掌握两种语言,这说明:科学的胎教确实具有实际效果和现实意义的。


改革开放以后,欧美这些对胎教的做法和现实效果引起了我国同胞的注意,胎教意识不断增强,首先从时尚的家长开始,然后到一些机构,开始引进国外的胎教理论和方法,慢慢结合中国的文化特点和实际需要,不断开展理论传播和实际运用,并随着人们对优生优育的重视,胎教理念和方法也逐渐深入人心。


1、胎教究竟是什么。


《辞海》是这样解释的:“古人认为胎儿在母体中能够受孕妇言行的感化,所以,孕妇必须谨守礼仪,给胎儿以良好的影响,叫‘胎教’。”这里提到的,一方面是胎,一方面是教,胎教就是胎与教相结合的学问。胎是受教育的实体,教是指母亲或其它亲人对母体内的胎儿进行各方面的感化、教育、教养。孕妇在各方面有意无意地主动采取一些相应的方法措施对胎儿进行良好影响的过程就是胎教。


胎教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胎教,是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度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也就说,广义的胎教包括母亲和胎儿,包括教育,还包括身心保健等。母亲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而狭义的胎教,是指妊娠期间,在不断加强孕妇的精神意识、品德修养和素质教育的同时,重点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通过母体来刺激胎儿的感觉器官,以激发胎儿大脑和神经系统的有益活动,从而促进胎儿的身心健康发育。


人们常说的胎教,一般是指狭义的胎教。但是从整体上看,广义的胎教更有意义。广义和狭义的胎教是统一的,两者不可偏废,通过孕妇保健和对胎儿感官有益的刺激是胎教的两个方面,属于有机组成的整体,不可分割。


2、胎教的原理。


提到胎教,人们会问:胎儿深居母亲腹内,对外界既看不见也摸不着,能接受教育吗?回答是肯定的。


通过胎儿镜观察到,当用细棍触碰3个月胎儿的手心时,手指会握紧;当光线刺激时,胎儿的眼睛会随着光线移动而活动;胎儿从4个半月起就非常注意外界的声音,内耳的鼓膜已发育成熟,完全可以用耳朵去听外界的声音;孕妇思维和联想所产生的神经递质,也能传入胎儿脑部,促进胎儿脑神经细胞发育,并创造一个相似的环境。这些情况说明,胎儿在宫内已具有触觉、视觉、听觉等感知能力,在进行胎教时,可以利用这种能力给他传递有益的信息。


因此,对胎儿进行胎教是有其一定的生理基础的。胎教就是根据这些客观规律和理论基础,在孕期调节和控制母体的内外环境,避免不良刺激,在怀孕5个月开始就有针对性地、主动地给予各种有益的信息刺激,促进胎儿身心健康和智力发育。


3、如何保证胎教的效果。


胎儿的效果高低,取决于母亲的素质,包括母亲对胎教的重视程度、用心程度,影响胎教的最大障碍,是母亲的不良情绪。


这里介绍一种呼吸法,在胎教训练开始之前进行,对稳定情绪和集中注意力是行之有效的。进行呼吸法时,可以选择任意场所,床上、沙发上、地板上都可,这时要尽量使腰背舒展,全身放松,微闭双目,手可以放在身体两侧,也可以放在腹部。衣服尽可能穿宽松点。


准备好以后,用鼻子慢慢地吸气,以5秒钟为标准,在心里一边数1、2、3、4、5……一边吸气。肺活量大的人可以6秒钟,感到困难时可以4秒钟。吸气时,要让自己感到气体被储存在腹中,然后慢慢地将气呼出来,用嘴或鼻子都可以。总之,要缓慢、平静地呼出来。


呼气的时间是吸气时间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吸时是5秒钟的话,呼时就是10秒。就这样,反复呼吸1-3分钟,你就会感到心情平静,头脑清醒。实施呼吸法的时候,尽量不去想其它事情,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吸气和呼气上。一旦习惯了,注意力就会自然集中了。


孕妇在每天早上起床时,中午休息前,晚上临睡时,各进行一次这样的呼吸法,这样,妊娠期间动辄焦躁的精神状态可以得到改善。


掌握呼吸法有利于胎教前集中注意力,能进一步提高胎教效果。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