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帕金森病

2012-11-20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问】:请问什么是帕金森病呢?

【专家答疑】帕金森病又称“震颤麻痹”,巴金森氏症或柏金逊症,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其它部分震颤,身体失去柔软性,变得僵硬。最早系统描述该病的是英国的内科医生詹母·帕金森,当时还不知道该病应归入哪一类疾病,称该病为“震颤麻痹”。帕金森病是老年人中第四位最常见的神经变性疾病,在≥65岁人群中,1%患有此病;在>40岁人群中则为0.4%。本病也可在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言语障碍是帕金森病患者常见症状。


人们对该病进行了更为细致的观察,发现除了震颤外,尚有肌肉僵直、写字越写越小等其它症状,但是四肢的肌肉的力量并没有受损,认为称麻痹并不合适,所以建议将该病命名为“帕金森病”。


50%-80%的病例起病隐袭,首发症状通常是一侧手部的4-8Hz的静止性“捻丸样”震颤。这种震颤在肢体静止时最为显著,在肢体执行活动时减弱,在睡眠中消失,情绪紧张或疲劳能使震颤加重。通常震颤在双手、双臂与双腿最为严重,症状出现的先后顺序也是手部最早,腿部最迟、下颌、舌头、前额与眼睑也能出现震颤,但发声不受影响。许多病人只表现僵直,不出现震颤,僵直进展性加重,动作变得愈来愈慢(动作缓慢),愈来愈少(动作过少),愈来愈难发动(动作缺失)。僵直再加上动作过少可能促成肌肉酸痛与疲乏的感觉。


面无表情,成为面具脸,口常张开,眨眼减少,可能造成与抑郁症相混淆。


躯体姿势前屈。病人发现开步很困难,步态拖曳,步距缩小,两上肢齐腰呈固定屈曲位,行走时两上肢没有自然的摆动。步态可以出现并非有意的加速,病人为了避免跌倒而转入奔走,出现慌张步态。由于姿势反射的丧失,病人身体的重心可发生移位而出现前冲或后冲。讲话声音减弱,出现特征性的单调而带口吃状的呐吃。动作过少加上对远端肌肉控制的障碍可引起写字过小症,以及执行日常生活活动时候日益加重的困难。大约50%的病例有痴呆症状,而且抑郁症也属常见。


在进行体检时,将病人的肢体作被动屈伸时会遇到一种顺应而不变的铅管样僵直,如有附加的震颤则会出现齿轮状僵直。感觉检查通常正常,可观察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体征(如皮脂腺分泌过多、便秘、尿急、直立性低血压)。肌力通常正常,虽然有用的肌肉力量可有所减弱,而且执行快速连续性动作的能力也有障碍。反射正常,但由于显著的震颤或僵直可能不易引出。


脑炎后帕金森综合征病例中可发生眼动危象(即头、眼强迫性的、持续的偏斜)和其他肌张力障碍,表现自主神经不稳定现象,性格改变。



  相关知识

  • 无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