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的疾病防治

2012-12-27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1、发热的防治。

发热分轻度发热(38℃以下)、中度发热(39℃以下)、高度发热(39℃以上)3类,感染性疾病均可致机体发热,重度感染,除了寒战、高热,还可发生毒血症、败血症,出现休克、昏迷等。

有的孕妇在怀孕早期发热,可对胎儿健康不利。对此,首先要找出发热原因,短时间的低热对胎儿危害不大;长时间发热或高热,不但致孕妇器官功能紊乱,还可以刺激子宫收缩或引起子宫感染而流产。细菌毒素、病毒可以干扰器官的正常化和发育,引起胎儿畸形或死亡。另外,孕妇单纯的高热也可致畸。

妊娠妇女可发生各种感染性疾病,并均有体温升高的表现。最常见的是感冒,此外有急性扁桃体炎、肺炎、肺结核、胆囊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阑尾炎、绒毛膜羊膜炎等。这些炎症除了引起发热以外,还有一些别的症状及表现。孕早期病毒感染,可致流产、胚胎停止发育或畸胎。因此,一旦孕妇发热应即去医院就诊,查明病因,并判断是否可继续妊娠,以及对症治疗。

首先要判断是否为风疹,发热1天即出现皮疹,注意摸摸耳后、颈后或枕后有无肿大淋巴结,便可推测是不是得了风疹。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出疹性传染病,其主要表现就是发热、皮疹。

早孕准妈妈若确诊为风疹感染,应行人工流产术终止妊娠。切不可抱以侥幸心理等待分娩。因为在准妈妈怀孕初期,风疹病毒可通过母体传染给胎儿,并有很高的几率引起先天性耳聋、心脏异常、白内障等。

预防准妈妈感染风疹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进行预防接种。患有急性或慢性疾病、发热或有过敏史的准妈妈不能接种风疹疫苗,准妈妈注射风疹活疫苗后至少3个月内不宜怀孕。

除了由类似流感病原体引起的发烧之外,其他物质引起的非感染性疾病也很常见,如红斑狼疮等。对于发烧,准妈妈切不可盲目降温,应及时去医院接受诊查,查出病因最重要!

发热本身只是个示警号,而非一种病,它是机体的一种积极防御反应,是人体免疫细胞和外来病菌抗争的过程。所以准妈妈不能盲目降温,做好家庭护理十分重要。

如果孕妇发热,可以采用如下三种对策。

对策一:除了找出发烧病因之外,对孕妇来说,适度的退热是有其必要性的,发热常增加妈妈的新陈代谢速率,且会同时合并许多不适的症状如:头痛、食欲不振、全身倦怠、心悸、甚至脱水等,更增加孕妇心肺功能的负担。

对策二:一般而言,若孕妇的体温未高过摄氏38.5度以上,且无明显的不适症状,就可以考虑以物理方法帮忙退烧,如:冰枕、散热贴片、温水擦拭等。

对策三:至于何时才考虑使用药物,也因人而异,但若体温高于摄氏38.5度以上,且合并有不舒服的症状时,则可以考虑使用药物辅助,会有更好的退烧效果。

2、衣原体感染。

衣原体是非淋菌性尿道炎与非淋菌性宫颈炎的主要致病菌,近年来衣原体感染引起的这两种疾病发生率显著上升,尤其在性活跃的青年妇女中发病率更高。长期持续感染还可以引起慢性盆腔炎,甚至扩展至上腹部引起急腹症。生殖道衣原体感染治疗不彻底,虽可暂时无任何症状,但衣原体可隐藏在宫颈管粘膜皱襞内,宫颈管存在衣原体的妇女怀孕后在妊娠和分娩过程中可发生危险。

衣原体是一种介于一般细菌和病毒大小之间的微生物,其直径约为700-1000纳米。这种病原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不强,一般消毒剂对它有效。衣原体除能引起沙眼这种眼部疾病之外,还可通过性接触传播而引起泌尿生殖器的感染,因此这些感染也属于性传播疾病。

妊娠妇女或围产期妇女,如患有衣原体引起的泌尿生殖道感染,特别是子宫颈炎,可以导致胎儿或新生儿先天性或围产期的衣原体感染,还可以造成早产、围产儿死亡、婴儿猝死综合征、支气管发育不良、局灶性肺充气过度综合征、中耳炎、结膜炎、肺炎等。其中结膜炎和肺炎最为常见,分别约占患有衣原体感染母亲所生婴儿的25%10%

无论妊娠妇女还是新生儿,一旦做出衣原体感染的明确诊断,即应开始进行积极的治疗。对衣原体感染有若干特效治疗药,常用的有红霉素、四环素、羟氨苄青霉素等。其中四环素对胚胎和婴儿有毒性作用,因此不能用于孕妇或婴儿。用药量应遵医嘱,疗程不应少于7天。

1)流产。宫颈管衣原体阳性流产率明显高于阴性组,这与衣原体感染对胚胎的损害及存在子宫内膜炎症有关。

2)早产、胎膜早破。这是由于衣原体感染使促进子宫收缩的前列腺素活化,加之由于上行感染产生绒毛膜炎羊膜炎使胎膜脆弱所致。

3)低体重儿。这与衣原体上行感染引起胎儿宫内感染或胎盘功能受损有关。

4)衣原体性新生儿结膜炎。系经产道感染衣原体所致,最早发生于出生后第5天,多数发生于5-10天。

5)衣原体性新生儿肺炎。多于产后30天以后发生。由于儿科医生对分娩情况缺乏了解致使开始时未选择合理的药物治疗,造成治疗延误、病程迁延。

对于性活跃、多个性伙伴或曾发生过衣原体感染,及高度可疑存在衣原体感染的孕妇,为预防妊娠过程危险的发生,在妊娠初期即应开始病原体检查;为防止产道感染,孕妇应在分娩前,即孕36周进行衣原体抗体检查,阳性者行抗原检查,对抗原阳性者于分娩前2周进行药物治疗。

3、腹痛的处理。

常见于怀孕时期的腹痛,大都可归因于子宫早期收缩,但由于怀孕时,逐渐胀大的子宫会使得腹腔内的器官受到推挤移位,让怀孕时期一般腹痛与因怀孕而引起的腹部不适,难以区别,同时,被撑大的子宫也会遮蔽掉可能的肿瘤或病变。因此,即使是小小的不舒服也不应该掉以轻心!

大致上,妇产科的医生在面对孕妇腹痛的处理上,大抵会先区分为两大类:跟怀孕有关吗?还是其它的急性腹痛?如果是与怀孕有关的,再考虑是正常的呢?还是需要进一步处理?如果是一般急性腹痛,就可能需要外科会诊,共同找出可能的病症。因此,正确的认识与了解腹痛,将让准妈妈们更能安心度过孕期!

怀孕早期正常的生理现象:因子宫撑大所产生的胀痛感,尤其以初次怀孕的孕妇最容易有深刻感受。这种胀痛感通常感觉有点闷,不会太痛,有时休息一下就好了,太忙时可能又不舒服了。

异常状况:(1)如果下腹感到的是持续如撕裂般的绞痛,则有可能是子宫外孕的征兆。

2)若是下腹感到的是一阵阵的收缩疼痛,同时合并阴道出血的情形产生,就有可能是流产的先兆。

3)有些孕妇,会在怀孕的初期,形成俗称水瘤的卵巢黄体,或本身在怀孕前及存在有卵巢肿瘤,有可能因此产生扭转或破裂,造成下腹持续的剧烈疼痛。

应对之道:遇到这些情形一定要求医就诊,待医师正确判断后给予适当的处置。

怀孕中期正常的生理现象:这时的准妈妈们最常抱怨及感到不舒服的,是下腹两侧老是会有抽痛的感觉,而且常常是只痛一边,两边轮流痛,特别是早晚上下床之际总是感到一阵抽痛,会引起这种抽痛,是因为子宫圆韧带拉扯而引起的抽痛感,并不会对怀孕过程造成危险。另外,子宫增大时还会向上顶到胃部,再加上食道与胃部的括约肌松弛,容易造成胃液回流,会有胸口灼热疼痛现象,因此导致胃部恶心或抽痛的现象。

异常状况:如果下腹感觉到是规则的收缩痛,同时合并有下腹部绷紧的感觉时,就要怀疑是不是由子宫收缩所引起,这时就有可能发生早产。

应对之道:应尽快就医,以找出早产的原因,愈早发现愈早就医安胎,大多都可以顺利安胎,若是延误就诊时机,等到子宫颈口已开了3公分以上,想安胎就很难了!

怀孕后期正常的生理现象:此时的准妈妈们其实已经很辛苦了,胀大的子宫会压迫到肠胃器官,准妈妈会常常感到上腹痛、恶心、吃不下东西。两侧的肋骨感到好像快被扒开一样,甚至会感到喘。同时,下腹耻骨膀胱受到子宫的压迫而觉得频尿与疼痛;直肠也因受到子宫的压迫而容易腹胀及便秘不舒服。要避免这些情形,只要少量多餐或多休息即可,对怀孕过程的安全并不会构成威胁。

异常状况:若是持续性的强烈收缩,有时合并有阴道出血时,常有可能发生前置胎盘,甚或是胎盘早期剥离的危险情形。

应对之道:应该立刻到医院检查治疗。

一般腹痛:最常见的一般腹痛,非肠胃炎莫属。孕妇像一般人,也是偶尔会吃坏肚子,出现下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一般肠胃炎症状。提醒你,此时可别自行到药房买药来服,一来药物对胎儿的安全与否不得而知;二来有时肠胃炎也会引起早产的风险。因此,及时到医院检查与治疗,才是正确之道。

但有些腹痛,就没这么简单了,延误治疗,有时甚或有生命的危险,不可不慎,以下仅将常见的腹部急症,简单地叙述如下:

急性盲肠炎:急性盲肠炎是怀孕期间最常见的腹部急症,其发生率大约介于0.3-1.2‰间。由于受到子宫推挤的影响,盲肠的位置会随怀孕周数向上推挤,因此疼痛的位置也会随之改变,有时会不易诊断。初期症状包括右下腹部压痛、恶心、呕吐、发烧,食欲不振和腹部肌肉紧绷等。然而随着周数增加,急性盲肠炎的典型症状会愈不明显!据统计,因误诊或延缓治疗,所导致的盲肠肿胀破裂,怀孕妇女发生机会较一般人高出约2-3倍!因此必须格外小心谨慎才行。

子宫肌瘤:怀孕合并有子宫肌瘤的孕妇约有0.3%-2.5%,肌瘤对怀孕的影响包括肌瘤变性退化、肌瘤扭转,干扰胎儿成长发育或阻碍生产等。肌瘤所引起的痛常属于局部性的,痛的地方固定,且常是突然发生。

急性胰脏炎:急性胰脏炎是个不常见,却很难缠的疾病。常与胆结石及酗酒有密切的关联;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因药物(如四环素、利尿剂等)家族胰脏炎病史,副甲状腺亢进或高血脂的可能性。其实怀孕的胰脏炎患者,初期腹痛并不严重,反而是呕吐、恶心、轻微发烧、随进食而使症状加剧等临床表现较为明显。

胆囊结石、胆囊炎:根据估计,大约有3-4%的怀孕妇女患有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最常见的初期症状包括胃部不适、右上腹疼痛,有时会痛到背部、恶心、呕吐、发烧,且疼痛会因饮食引起或加剧。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为了孩子好,关注母婴宝!

暂时还没有人评论哦!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
普通会员 说点什么吧:
返回顶部
看看母婴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