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有下列状况应看医生
2012-12-27
母婴宝提供 (www.360myb.com)
1、频繁呕吐。孕早期大多出现呕吐,几周后自愈属正常生理现象。若出现频繁剧烈的呕吐,吃什么吐什么,滴水不进,为防止水和电解质紊乱、危害母子健康,故应及早就医。
正常的早孕反应一般在孕12周左右会自行消失。偶尔有少数孕妇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可吐出胆汁和血,滴水不进,以至体内失水、失盐、酸中毒,脉搏增快、体温升高、尿少、黄疸、肝功能受损、视网膜出血、意识模糊、昏睡等,则可能是妊娠剧吐。
妊娠剧吐的防治方法是,孕妇出现早孕反应稍重时,应进行安慰,解除思想顾虑,尤其是丈夫的安慰,给予心理治疗。适当改变饮食时间,量少多餐,多换花样。在医生的指导下可服用维生素B6、维生素C及小量镇静剂,并注意休息。检查尿酮体,如阳性则需加静脉补液,一般2-3天会好转。如积极治疗仍无好转,可考虑终止妊娠。
2、过分“显怀”。胎儿大小与妊娠月份不符。怀孕三四个月却似五六个月大,多表明双胞胎或并发葡萄胎,应及时就诊,不可拖延。
3、阴道流血。孕期的任何时候出现阴道流血均属异常,如伴有小腹痛,多为流产、宫外孕、胎盘早剥或早产,要及早就医。
4、头晕眼花。孕期如出现头晕眼花,同时伴有浮肿、血压增高等现象,为防止妊娠高血压疾病,应及时检查治疗。
5、严重浮肿。妊娠中、后期,孕妇下肢可有轻度浮肿,如无其他不适,即属正常生理现象。但如出现严重浮肿,且伴有尿少、头晕、心慌、气短、尿中出现蛋白等现象,应立即到医院治疗。
6、心慌气短。妊娠后期,由于胎心增大,孕妇在从事较重的体力活动时会出现心慌气短,属正常现象。但轻度活动或静止状态也出现明显的心慌气短,应考虑到并发心脏病的可能,应及时检查。
7、全身黄染。孕期如发现皮肤及巩膜发黄、小便显浓茶色、且伴有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及乏力等症状时,应想到并发病毒性肝炎的可能,应及早就医,以防止病情恶化。
8、风疹感染或用过致畸药物。孕妇如在前4个月内确诊为风疹或与风疹患者有过密切接触,则应到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因为风疹感染对胎儿危害甚大,可使30%-50%的胎儿致畸。故应根据孕周采取补救措施。在前3个月用过诸如链霉素、卡那霉素等药物者,应及时就医检查。
9、阴道流水。孕妇未到预产期就发生阴道流水,可能是早期破膜,为了防胎儿脐带脱出,减少对胎儿的威胁,故应立即去医院住院治疗。
相关知识
相关问答
赶紧评论抢个沙发吧!